成都市人大代表张小春 ----访谈录
问:首先对小春同志参加成都市人代会表示祝贺!请小春同志谈一下这次参加人代会的感受。
答:第一次参加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感受就是责任重大,要为民履职。听取了王凤朝市长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很有感触,报告实事求是,回望过去,审视当下,谋划未来,目标明确,有高度、有深度、更有温度。过去5年极为重要也极不平凡,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川视察,亲临成都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的理念,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赋予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独特定位,为成都服务战略全局、实现跨越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五年来,始终坚持以创新发展,激发改革活力,经济发展跨越提升,科技创新蓄势突破,西部地区首个国家实验室落户成都。始终坚持绿色发展、促进低碳转型,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加快呈现。始终坚持开放发展、链接全球资源、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持续提升,成为国内第三个拥用双国际机场的城市。始终坚持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幸福美好生活城市特质更加鲜明。特别是三年来全市人民艰苦卓绝的疫情防控,各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下,准确把握疫情防控任务,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构筑群防群控的坚固防线,全面打赢了多次防疫的阻击战,守护了成都人民的平安。
未来五年,是全面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成都的关键五年,我们要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以“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为工作总思路来提升成都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2023年成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聚焦提质打造幸福成都,加快建好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并对深化健康成都建设、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全龄友好社会等重点工作做出了明确安排。高新区将围绕建圈强链、做优做强新功能区、科技创新等“十大突破”重点任务上当好”排头兵”、“领头羊”。
问:请问小春同志在这次代表会上有哪些提案?
答:我们高新区小组的老代表提出以下提案:
1、对于有专、精、特、新项目的企业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重点培育和支持本土企业。
2、全面助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加速数字信息与传统产业融合。
3、允许商家店铺外摆,增加商业氛围,提升烟火气息。
4、加大对创新药物研发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全生命周期的扶持体系。
5、对于国家大力推进的新能源车,有代表提案政府需制定统一的新能源车充电管理建设方案和技术标准。
6、强化标准引领,积极推广智慧蓉城“高新模式”培育本土化产业增长极等等。
7、加强职业教育引导,培养更多高级蓝领,为“蓝领工人”制定相关福利政策。
8、加快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布局,推进产业闭环,实现锂、镍、钴资源的循环利用,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关键资源供应能力。
问:请问小春同志怎样介绍成都澳门金少误乐堵城电的?
答:在高新区小组会议上我是这样介绍我们公司的,我是来澳门金少误乐堵城的基础管理人员,我们公司是生产液晶玻璃基板的,是国内第一条G4.5代0.5mm的液晶玻璃生产线,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打破了国外对我国超薄电子玻璃的技术封锁。现目前我司已自主研发生产出G4.5代0.7mm、0.5mm、0.4mm、0.3mm、0.2mm、0.1mm液晶玻璃基板。
问:请介绍一下从本次人代会带回的精神?
在人大会议上听了人大常委会主任包惠做的工作报告,充分体会到人大的工作已经渗透到了政府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坚持立良法,促善治,履行监督职责,推动法律实施,问题解决,工作改进。对重大民生项目就业、教育、医疗、养老、脱贫攻坚、环保等多方面开展监督,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会议精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聚焦推进产业建圈强链,支持建好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建成投用成都屏芯智能制造基地,力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1.3万亿,已为电子信息产业指明了方向,我们产业工人要做的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
问:做为高新西区产业工人的代表,你准备怎样履行代表的职责?
答:高新西区都是劳动力密集性产业,人多,早晚高峰堵车较严重,自从电子科技大桥两边的绿道修好后,分流了一部分骑自行车电瓶车的人流,交通有所改善,我将持续关注。
问:今年人大代表最关注什么?
答:人大代表最关注的是交通出行和住房保障。两会在群众最关注的问题上也做出了回应,在交通出行领域编例了14个具体项目,其中在缓堵保畅、绿色出行、方便停车等方面新增7个项目,有力推动轨道 、公交、慢行“三网融合”。开通试运营地铁19号线二期,打通中心城区“断头路”20条,上线地铁乘车码微信小程序,新建充电桩6万个,新建新能源汽车换电站60座等。住房保障方面,计划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6万套,人才公寓5000套,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8000户;完成老旧院落改造616个,即有住宅自主增设电梯1500台,同时实施棚户改造3062户、农村危房改造100户、城中村改造2448户。